牧育部部長  廖元威

 
本文嘗試從腓立比書的三處經文(三12-16213,四13),來探討基督徒的人生態度這個課題。

專注的態度

「我只有一件事」(腓三13

如果這裡的原則可以歸納為「專注」的話,保羅說這是完全人應有的態度。這話聽起來有點矛盾,因為他在12節說他並不以為自己已經完全了,到了15節卻又說,凡是「完全人」總要存這樣的心。到底是完全還是不完全?

簡言之,12節說的是目標的完全,指上帝為我們一生所做的計劃,所定的終極目標。這一點上,我們都可以加入保羅的行列,很坦然的說,我還不完全,至少還沒有達到終極的完全。這代表我們還有成長的空間,還需要靠主恩繼續前行。至於15節,則用來指長大成人式的完全(參來五514),是基督徒靈命應該具備的基本成熟度。而衡量的標準,正是專注的態度。

    一般人都明白,要有明確的目標、專注的態度,一生才可能有成就。而保羅的「我只有一件事」,專注的目標是耶穌基督,渴望得到的是上帝召他得的獎賞。保羅丟棄萬事看作糞土是因著這樣的動機,他被差遣在外邦人中傳福音建立教會也是因著這樣的動機。

                                                   

專注的態度與你我活著的目標有關,因此我們要清楚上帝的託付是什麼,而且越早清楚越好。

九二年赴美進修的第一週,主就藉著一件事教導我這功課,也就是專注的重要性。赴美前,就已經透過同工的介紹買了一部二手車,但必須從明尼蘇達州到印第安那州將車開回。趁友人來明州參觀神學院之便,我坐他們租來的車子從聖保羅市到西拉法葉市,兩地相隔了550英里(880公里)。事實上,剛下飛機我就已經被美國錯綜複雜的高速公路系統給嚇壞了,現在要橫跨四州將車子開回,對一個剛到美國五六天的人而言,實在是個挑戰。

友人夫婦遞給我兩張筆記紙,是他們一路開車所做的注意事項紀錄,免得我迷路。其實真正有幫助的,還是他們關鍵的提醒:我要走的州際高速公路只有兩條,走65號往北,接近伊利諾州時接94號公路往西。此後只要確定是在94號公路上(道路正確),並確定是往西走(方向正確),一定會走到目的地。那一路走的戰戰兢兢,曾怕走錯路(94號部分路段與其他公路共用,不確定是否仍走在正確路上),擔心過方向是否正確(車上的球形羅盤有時指向西北甚至向北,其實還是在94向西前進)。走走停停十四個小時(曾開到無油,因為以為一定要加某一特定廠牌的汽油),至終還是平安的抵達目的地。

保羅因著專注,不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以致能在離世前宣告「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提後四7-8

順服的態度

「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二13

專注的同時,更需要明白上帝的心意,並願全然順服。這節經文也可以翻成「是神親自在你們心裡運行,使你們按著祂的美意立志與行事。」聖靈的內住不僅使我們確知自己與神的關係,更會在生活中經歷神的感動與引導。基督徒的立志與行事應該基於神的運行,這自然與敬畏、等候、順服的心有密切的關係。

如何明白上帝在特定事物上的引導,一直是許多人有興趣的主題;雖然個別的經驗不盡相同,教導時的強調點也可能有所差異。我們可以諮詢屬靈同伴或長輩,我們需要肢體和環境的印証,但我們更不能忽視神在我們心中的感動,因為祂樂意在生活中引導我們,包括立志和行事。

赴美進修前,所屬宗派的同工們對於進修的重點與目標有不同的看法。西方的神學學術訓練是否有用(甚至有損靈命)?是否一定要讀博士?進修高等學位對於教會事奉是否有幫助?他們關心人,也關心事。但因眾說紛紜,不免讓人想到父子騎驢的故事。還好同工意見雖不盡相同,但基本上尊重我個人的尋求。

追求學位而無生命實質的成長誠然是虛空的虛空,但忽略豐富的神學遺產恐怕亦非明智之舉。思想到一直以來的負擔是神學教育與文字工作,我知道專心多用幾年進修對我個人及日後事奉是有益的。我為主給我的機會,和讓我學習的功課感恩。

當我們看到家裡、教會,甚至社會中的問題與需要,與其抱怨、批判,不如想想上帝藉此對我說什麼?祂要我屈膝代求,還是要我起而呼籲,或是要我積極投入?不論對你而言它是單選題或是多選題,不要忘了存敬畏的心尋求,主必引導。因祂親自在我們心中運行,使我們可按祂的美意立志與行事。

積極的態度

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3

從小我們就學了不少勵志格言,如「事在人為」,「有志者事竟成」,「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等。因著潮流、時尚,加上引經據典,不少美國牧師也是以此為講台重點。有人高舉「積極思想」為成功的催化劑(皮爾博士),有人則推銷一套課程,訓練人成為「凡事都可能的思想者」(舒勒牧師)。這些牧師雖常直接引用聖經,但他們講的內容不需太多修飾就相當受企業界的歡迎。

當保羅說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的時候,他強調能力的源頭勝於一切。作任何事都需要力量(能力),但關鍵在於它的源頭。什麼時候我們開始以自我(人)為中心,就已經陷入驕傲的網羅中,而且無法明白什麼叫做離了主我們不能做什麼。

這裡的「凡事」指的是什麼?指的是神要你做的凡事,不是你自己想當然爾,甚至任意妄為的凡事。保羅在腓立比四11-12明白宣示,他已經學會,無論在甚麼景況,他都可以知足。他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他都得了秘訣。聽起來與一般豁達的人生觀沒有兩樣,但其實是因主知道,所以他知道;因主能夠,所以他才能夠。這是基督積極人生態度的精髓。

剛到美國進修的初期,經歷了不少的困難。語言文化的衝擊,課業、考試的重擔曾到力不能勝的地步。閱讀的份量和每週寫報告的要求,曾有一度縱然不眠不休亦難以達成要求。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和適應,才逐漸穩住腳步。在這過程中,最大的幫助是從一位老師的勸勉來的。他表示,既然上帝帶領並賜我進修、學習的機會,又是為了長遠的事奉,主一定會賜下夠用的恩典!主藉這番話加給我力量,使我完成五年的課業。當論文口試出奇的順暢,平日沉默寡言的指導教授亦給予高度肯定時,我知道這是出於上帝的憐憫。讓我更新的經歷何謂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但我沒有忘記,這裡的凡事是上帝帶領我們經過、面對、託付的凡事,它可以包括「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

「專注」是以主耶穌和祂的託付為中心,「順服」是以上帝在我們心中所運行的美意為依歸,「積極」是強調我們可以倚靠神所賜的力量行事,願主使我們天天行在祂的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