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訊 415
  
  

    2005 年五月號
    ■
  主題信息 
    ■  學院動態 
     ■ 
獻身研討會實錄
     ■   初探儒家與幽暗意識  
     ■ 
生命的樂章-老師的心靈群像
          吳存仁   蔡珍莉   趙慧香  
          胡維華   葉雅蓮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研討會之摘要報導之一

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所 朱曉海教授

前言

張先生灝1937年生,1957年進入台大歷史系,為殷先生海光即門弟子。畢業後赴美國哈佛大學歷史研究所攻讀,以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 ,1890-1907(《梁啟超與中國1890—1907年的思想轉折》)獲得博士學位。1968年起,在俄亥俄州立大學歷史系任教。1992年榮膺中央研究院院士。1998年自美退休,隨即應聘至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任教。

張先生專攻中國近代思想史,於中國思想通史方面,尤重政治思想。19895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了張先生的《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

一、張書論點概略

中國傳統的政治理想期盼道德成就卓越者擔任政治領袖,其極致即聖人為王,這意味著政治領袖不但應該管理政治事務,而且要作精神導師。如此期盼的前提在於相信人人與生具有道德資質,可以成聖成賢。西歐、北美思想家首先釐清政治、道德/宗教是兩個各具特質的範疇,各有職司者按其特質處理這兩個不同範疇的事務。其次,受到基督教對人性幽暗面觀照的影響,西歐、北美思想家認為:人不可能擺脫墮落的趨勢,權力使他腐化加劇,腐化的人性更加貪嗜權力,因此設法使「政府分權,互相制衡」的觀念衍生。

按照張先生的理解,發展至明朝末葉,儒家對人性中幽暗勢力的體認「簡直可以和其同時代西方清教徒的罪惡意識相提並論」。主導中國傳統文化的儒學雖然並非無視於人性中的幽暗面,只是整體而言,大多屬於「間接的映襯與側面的影射」,有別於「基督教是作正面的透視與直接的彰顯」。更重要的是:儒學始終未放棄人能成聖成賢的信念,認為政治權力可由內在德行的培養去馴化。傳統儒者雖表現出極高的「抗議精神與批判意識」,但並未能將此精神與意識轉為客觀制度的構想。

1958年初,海外中國四位著名新儒家(New-Confucian)學者於香港《民主評論》與《再生》元月號發表〈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們對中國學術研究及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認識〉。他們承認中國傳統文化沒有發展出民主,但認為這並非意味中國傳統文化本身沒有朝此發展的潛能。理據之一:儒學既認為人人可成聖賢,等於承認每個人都有道德的自主性及尊嚴,因此人人都應有平等地位的權利。張先生除了指陳:四位學者舉出的其他理據與民主制度的真正意涵不相契,同時對上述的理據委婉地提出針砭:西歐、北美式的民主一大思想預設不在人人都具有良心,而是人人的良心都極可能被鐵烙了。 

二、張書論點補正

(一)「德」這觀念在中國上古時期的巨變

期盼道德成就卓越者擔任政治領袖,其極致即聖人為王,並非傳統中國獨有,否則,Karl Popper何至於將標舉philosophical kingPlato列為開放社會的首席敵人(注1)?如果放在神話史與人類文化學的脈絡中,就更可看出:聖王觀不但是人類極普遍的思考方式,而且極遠古已見。德者,得也,得自上天的特殊資質,所以在遠古並非人人都具有德,它乃菁英份子的專利或者說上天的恩寵。上天所以賦予某些人這種特殊資質,乃是便於上天將天上的諸般福份流注萬民,所以這種人實居於天、人間的中保地位。從原始宗教來說,他乃大巫(注2);從政治結構來說,他是王。戰國諸子興起,在這方面起了一重大轉變:人人都稟受天命而有德。這種打破菁英份子獨具、普遍化的趨勢,布衣出身的劉邦居然登九五,雖然人人都有可能作帝王,但政治意義的受命至終仍止於一人可獲得,並非人人都是帝王。用挖苦的話來說,那種平等只是讓皇帝以外的人都淪為僕役,與近代民主截然不同。

(二)理念與實際間鴻溝的解困模式

儒學論及聖人的時候,有時是將他當作一個純理型(ideal form)的表述詞,從未表示過聖人不會犯錯。但那只是「如日月之食焉」(注3)。儒學既認為人與生俱有道德資質,惡的出現當然被視為違反人本質的不正常現象,但那就像各方面都健康的人偶而感冒一樣,不會導致難以收拾的局面。只要一覺,立刻又從迷中回頭。不像基督教,亞當墮落之後,人與生就有罪性,有罪性的人不犯罪,那才反常。然而只要儒學未捨棄人人可成聖的信念,讓他不受限地掌握大權,乃持之有故的推論。問題不在權力本身,而在誰掌握權力。若說教義與實際間的鴻溝需要信心超越,則千古以來的儒生們在理想與現實嚴重抵啎的情況下,始終維持信心,也就不足為異了。儒學自己也承認:它所說的聖人是人,不是神;上帝的全權是自有的,不同於聖人的全權是被賦予的,但將宗教激情降溫點,未始不會看出雙方思路的近似處。

(三)幽暗意識界說的含混處

張先生雖界定:「幽暗意識是發自對人性中或宇宙中與始俱來的種種黑暗勢力的正視和省悟:因為這些黑暗勢力根深柢固,這個世界才有缺陷,才不能圓滿,而人的生命才有種種的醜惡、種種的遺憾」,此外未多加闡釋。對於基督教教義來說,「與始俱來」只能指靈界、亞當墮落之後,上帝起初的創造都是好的,罪或惡乃後起者。換言之,基督教絕不能接受善惡二元論。基督教教義也從未以肉體、物質、有形世界為惡,它們都被視為展現上帝榮光的重要場域。唯有在罪的轄制下,淪為抵擋上帝的工具,這才成為需要對治的,使徒約翰、保羅使用世界、肉體這概念符號時,內涵的負面意義都得放在這種脈絡下解釋,才不至偏差。

(四)基督教幽暗意識的特質之一

除了異端,基督教各大宗共通認定人性徹底墮落。它乃是強調:與生的罪性會污染、奴役一切其他天賦的資質,而人遭逢的各種境遇都會淪為它展現的管道,最核心的論點,而且是最可怕的結果是:徹底墮落的人性卻導致人絕不會主動尋求上帝。即使是重生的基督徒,人性結構已起了重大改變,但老亞當的人性仍隨時會使基督徒逃避、厭棄、抵擋上帝。當然,每個基督徒之具有聖徒、罪人的雙重地位,是因為他們兼具老亞當與新亞當的性情(待續)。

      注釋

1.  Karl R. 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50 ) , ch . 7 , pp .119-20
   
2. 中國上古認為在政治社群中,這種特殊資質的表徵之一為先知先覺,以一個詞表示,即是聖,唯有這種
        人才可擔任溝通神、人二界的巫。
    3.《四書集注•論語集注》,卷十〈子張〉,頁135。食,蝕也。